蓋婭,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諸神與生命一切皆從她開始。從某個角度上看,神話與未來學,其實存在著相同的想像性質,其真正的差異在於「時間」的指向上,神話持續地將關於生命與萬物的「答案」或「詮釋」,安置在長久的過往中,那真實世界永遠無法企及的遠古中;與此同時為科幻與未來學,則將「答案」投射至尚未抵達的未來中。而二者對於關於生命創造與演變的「詮釋」在時間上的差異,源自於「科技」及「科學」詮釋系統的演變,或者更為精確地說,神話與未來學的差異,存在於演算、推論邏輯系統完成與否。
恰是「科技」與「科學」系統的誕生,科幻與未來學,逐漸地取代了古典的神話詮釋,成為了現代以來的新神話典範。也因此一個探討科技技術與未來生命狀態的展覽,事實上恰是一場與古典神話的對話乃至於昭示典範轉移後的世界。展覽將Gaia重新建立在基因工程、演算法、智能設計與自動機(機器工學)之上,藉以投射出「科技」做為新「創世」的母體狀態。
副標題「幻我」意指人類科技發展中所投射出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視角。要言之,科技技術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如何自我想像的歷程,並且整個科技史也勾勒出了人類如何依據特定的人類能力想像,持續通過技術進行靠近的發展過程。也因此,科技發展中過程存在著一種人類對於自我形象的觀點及想像。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科技「幻我」的實現,未必能真正的引領人類更進一步的促使人類接近生命與自我本體,毋寧更像是每一個世代的科技「幻我」構成了人類自我詮釋與想像的基礎。從精密的齒輪到奈米級的基因與積體電路,科技「幻我」持續地改變著人類對於自身的理解與想像。而藝術與藝術家恰是知見「幻我」裡那真實與想像的交界與轉變。
另一個副標題「它境」,則著眼於人類長久以來對於「烏托邦」(Utopia)、樂園(Paradise)以及理想國(ResPublica)此一亙古的想望與塑造。無論是《聖經》裡的伊甸園、迦南地,希臘神話裡的亞特蘭提斯,乃至於陶淵明的桃花源;佛典中的極樂世界甚或美洲傳說裡的黃金國,「它境」始終存在著人類對於無垢完美世界的渴望。然而,這些想像中的理想世界,全是人類難以企及的「它境」,那永遠處於時間過去式的完美「它境」,構成了它必然的完美與不可企及。從哲學思想史的角度上看,哲學家對於「它境」的詮釋一定程度地標誌了現代和古典哲學思想的時代分野。1626年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的著作《新亞特蘭提斯》(NewAtlantis)將烏托邦想像的「它境」從純然想像的神話與難以企及的過往,轉向一個可以通過科學與技術而構成的美麗新世界。培根一方面將傳統中存在於遠古時代的理想世界指向了「未來」,另一方面培根也將古典那只能接受神賜的世界,轉換成人類通過科技與科學的發展,可以達致的未來。也因此,從某個角度上看,當代一定程度上乃是培根其「未來世界想像」的實現。如果說,科技及科學轉化了古典的生命定義與面貌,那麼與此同時科技及科學也同時持續地塑造了一個建立於技術知識所構成的「理想世界」,儘管這個科學、科技的「桃花源」在歷史上,持續地因為對於科學與科技的濫用與誤信,而形成各種未曾想像及失控的問題。然而,可以確信的是,培根其嘗試依據科學、科技建構「烏托邦」的思想,儘管在各種新技術知識與科技道德危機的出現,而產生了種種轉變,然而卻依舊構成了人類對於追尋完美「它境」的主要方針與指南。
於是神話裡的「蓋婭」成為了通過基因工程、演算法、智能設計與自動機等科技構成的複雜網絡系統。而其中顯現著人類對於自身想像的「幻我」以及伴隨與此而構成的理想「它境」。展覽「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嘗試通過藝術家的創作,邀請觀者深刻地去凝視與思考「當代世界」這個特化版的培根式「美麗新世界」。